10月19日至10月22日,2018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相流项目进展交流会议在北京中石化会议中心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三处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同承办。郭烈锦、李根生、廖强、朱恂等知名专家以及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70余所院校与科研单位的58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现场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郭烈锦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李根生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姚军教授主持开幕式。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工程三处史翊翔研究员,就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和资助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李根生院士,华中科技大学郭照立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Chi-Hwa Wang教授,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Geoffrey Evans教授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开幕式期间,郭烈锦院士和李根生院士为十余位“青年学者陈学俊优秀论文奖”获得者颁发了奖励证书,我所田野硕士荣获该奖项。

青年学者陈学俊优秀论文奖颁奖现场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付乾教授进行了《新型微生物/光电耦合固碳产甲烷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质传输特性》的特邀报告。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引来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讨论交流,现场气十分活跃,并引起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可。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付乾教授进行特邀报告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田野进行了《电场强度对液滴撞击产生喷射行为的影响》的口头汇报,精彩的大会汇报引来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讨论交流,现场气十分活跃。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田野进行口头汇报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张俊楠汇报了《含尘烟气中肋结构参数对三维肋管积灰特性影响的研究》,随后与会场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会场主席钟文琪教授和嘉宾李水清教授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张俊楠进行口头汇报
来自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16级硕士研究生刘波就自己所做课题进行了《单颗粒MgO多孔吸附剂CO2吸附流动与传输特性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的口头汇报,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所汇报内容展开提问,刘波同学一一进行了解答,会议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刘波进行口头汇报
周鑫同学也进行了《液滴撞击凹凸槽道表面液膜行为研究》的口头汇报,他的研究内容是表面槽道高度、宽度对加强液滴撞击液膜的扰动影响,从而达到强化传质的目的,未来还可应用于喷雾冷却,提升换热性能。经过15分钟精彩细致的讲解,大家都对此研究展现出极大热兴趣。在提问环节,会议现场的同学和老师积极踊跃的进行了提问,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这次多相流会议收获颇多,听取其他老师和同学的研究报告,极大的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上台做口头汇报,则锻炼了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表达能力”周鑫谈到参加这次多相流会议的感想。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生周鑫进行口头汇报
会后,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师生一起探讨多相流相关的学术问题,并一起合影留恋。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师生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