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团队简介

团队简介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包括强化传热传质实验室、 微尺度传输现象实验室、燃料电池及传递现象研究室、生物能源环境技术及传递过程实验室。1986年研究所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的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现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重庆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工程热物理传热研究室承担并完成了关于工业含尘废气余热回收技术,物料品质调控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能质传输机理,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及可靠性研究,微流器件内多相反应流传热传质,无膜微流体燃料电池内多相反应流传输和转化特性及强化方法,光微流体多相流传热传质,沸腾和凝结换热强化、热管技术、封闭空间自然对流、微槽换热、高效强化传热传质技术、环境治理技术、新能源技术、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与传输特性、管口高温硫化腐蚀保护、汽车散热器、流动减阻等国家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80余项。主要合作科研项目包括:上海宝钢高炉热风炉排烟余热热管回收装置、原一机部硅整流元件热管风冷散热器、都江电力修造厂热管生产技术、成都29所十号工程雷达行波管微槽风冷散热器、卧引天然气脱硫工程废热锅炉管口热保护、三维扩展表面强化传热技术开发、大功率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喷雾蒸发冷却技术,燃气蒸汽锅炉用一体式冷凝器研发,矿用井下制冷机组高压换热器模块传热设计计算,单氰胺滤渣成分检测及分析,建筑维护结构防水保温及节能新措施,绝热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取值研究等;其中,宝钢工程年经济效益就达2400万元。获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内的国家部委省级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7本。

研究所研究团队现拥有教授9、副教授6名、博士后2名、工程博士5名、博士研究生66名、硕士研究生110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名,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名,重庆市百人计划1名。10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973”项目课题1项,“863”项目课题1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究所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20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8年)、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7年)、重庆市第三批首席专家工作室(2015年)以及重庆市创新团队(2010年)等殊荣。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界面现象与相变换热、微尺度传输机理与特性、光微流体多相流传热传质、微生物能源转化及反应器工程、燃料电池与传输现象及性能强化、强化传热传质及节能技术、高温含尘废气和高温熔渣余热回收技术与机理等。建有:微生物能源转化技术实验室、燃料电池及传递现象实验室、强化传热传质实验室、微/纳尺度流体传输实验室。